1、施工準備期措施
在施工準備期間,須查清地下有無管線及管線位置、埋深、用途等。需改道的應報請有關部門改道。不能改道而又在施工影響范圍內的管線,須采取加固和保護措施,以確保管線安全。
(1)工程開工前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施工圖和有關管線資料對施工區(qū)域及施工影響范圍內管線進行調查核實,對各類管線應加以保護。
(2)管線調查
根據施工區(qū)域內管線平面布置圖進行調查工作,通過開挖樣洞核實管線種類、位置、尺寸、埋深,并繪制詳圖。
若建設單位未提供有關管線資料,應協(xié)同建設單位組織各類管線單位參加施工配合協(xié)調會,使各管線單位對本工程有所了解,爭取各管線單位的幫助,盡快弄清施工區(qū)域內管線的總體情況,然后進行詳細的核實工作。
2、手續(xù)辦理及保護措施
根據有關規(guī)定辦理如下手續(xù):管線監(jiān)護申請卡、地下管線監(jiān)護交底卡、管線交底卡以及管線配合聯系單(協(xié)議書)。
根據管線調查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具體保護措施。如開挖使管線暴露出來,則采用插打鋼板樁圍護的方法。進場后及時成立管線保護組,專門負責地下管線及沿線構筑物的調查,組織保護措施的制訂和實施。
(1)管線保護組應根據設計文件及有關單位提供的資料主動積極走訪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落實,摸清沿線地下管線的位置、類別、走向,必要時挖開探明設立標志。對可能受影響的設施,在施工前必須制定切實有效地保護措施,分別報主管部門審批后實施。
(2)加強沿線保護措施教育,施工前對班組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沿線保護措施的交底。在施工時出現不明管線也要采取必須的應急措施,并及時通知有關主管部門共同研究保護方案,一旦發(fā)現危險或管線損壞事故,必須立即上報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在主管部門指導下組織力量搶修。設立管線監(jiān)護人,監(jiān)督管線交底保護工作,確保管線安全。
(3)開工前三卡手續(xù)必須齊全,并建立嚴格的“三卡”一單雙監(jiān)護制度。(管線監(jiān)護申請卡,地下管線監(jiān)護交底卡,管線交底卡,公用管線施工配合業(yè)務聯系單)。
(4)根據了解的管線數量、規(guī)格、走向及時向班組、職工作好交底工作,并有書面記錄。
(5)深基礎施工前,必須先挖樣洞或樣槽,經管線單位監(jiān)護人核實管線實地位置后方可施工。
(6)機械開挖必須有專人負責對地下管線的監(jiān)護。
(7)機械開挖土在距管線1米內,應采用人工開挖,防止機械抓斗損壞管線。
(8)在了解管線后,應及時在其他地面豎管線標牌,注明管線名稱規(guī)格,離地面高度等,便于管線監(jiān)護。
(9)地下煤氣管線等附近,禁止使用明火,若確需動明火,則向有關部門申請。
(10)施工中,若發(fā)現地下管線有異常情況,必須先停止施工,同時與管線單位聯系,現場監(jiān)護,并向主管部門報告,若發(fā)現地下管線損壞事故,應立即通知管線單位,保護現場,做好記錄,并向主管部門報告,堅持“搶修在前處理在后”的原則。
來源:網絡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行業(yè)分享,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